2019解析几何高考?

徐离凡皓徐离凡皓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2019年6月5日,浙江绍兴,一个高二的姑娘拿到高考成绩后崩溃大哭。 她叫嘉颖(化名),今年刚满16周岁,是绍兴文理学院附属中学高二的学生。她的数学成绩一直很好,高中以来,多次考满分。 但是,这次高考数学卷子发下来之后,嘉颖看完顿时懵了。 “试卷上写了132个知识点,我们考前做了无数道题,难道这些题目都是白做的吗?” 原来,2019年高考数学Ⅱ卷,出现了很多新题型、难题。对于平时成绩出色的嘉颖来说,这一份试卷完全“打击”到了她。

下午的数学补考,嘉颖依旧没有调整好心情。考完出来,她在家人面前落泪了。 据嘉颖的老师介绍,平时数学学习特别好,学得很轻松,经常看《走近科学》、《探索•发现》那些科普类的节目。 但为什么考了这么低的分数呢? 老师分析,可能有两个原因,一是心理压力太大了,二是对知识掌握不牢固。 其实,这并非嘉颖故意考低分。根据她妈妈的说法,女儿平时模拟考试都能拿145分(总分150分),这一次就是太紧张了,所以发挥失常。 那么问题就来了——这个姑娘平时练习的题目,几乎都是满分;高三一年,也没见过130分以下的试卷。 为什么会突然在考场上失常呢?我想,大概是因为试卷中出现了很多创新题,而嘉颖没有接触过类似题型,所以才“不会做”。当然,也有可能存在审题失误等问题。不过,不论如何,这些题目都不是嘉颖平时练习或者模拟时接触过的。 这种突如其来的“不会做”的情况,是最考验心态的。要知道,2019年的高考数学难坏了不知多少考生,有考生做完题目后直接坐在座位上“哭了起来”,还有的考生甚至晕倒在了考场....

随着高考的进行,各省各市的高考成绩都在陆续放榜。从已经公布的省份来看,2019年的高考数学试题难度偏大,很多考生反映做不完试卷。 我想,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很可能和去年开始教育部提出的教育改革有关——“减少试卷中的纯客观题,增加主观题的分值比例”。 什么是纯客观题?就是不需要太过复杂的逻辑思考和分析能力的题目。大多数的数学选择题都属于这类。

然而,近年来教育部门一直在提倡改变数学考试的方式和方法,即减少纯客观题的比重,增加主观题的分值。 什么是主观题?就是以解题方法为主,题干很长,需要考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计算、推理、论证的主观试题。这类题目非常考察考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综合分析能力和基础知识的运用能力。显然,这样类型题目的难度系数肯定比纯客观题要高不少。

为了迎合教育的改革方向,今年的各科考试题目都加大了主观题的比重。其中,语文作文是绝对的主观题,考的是学生的表达能力;数学、理综中的选做题也是以主观题为主的。 显然,这样的改革方案势必会增加部分考生在答题时的心理压力,导致像嘉颖一样的“正常水平无法发挥”的情况。 看到这里,或许有人会问了,这种改革的目的是什么呢? 据我了解,今年各个省市的高考试题都会加入一些新的思路、题型,目的就是为了考察学生思维的能力,判断学生今后大学阶段能否适应理工科类专业的课程学习。 因为,如果考生进入大学之后,很多课程都是以考试和考查学生的思维能力为主,很少再给出具体的解题步骤。如果之前的教学和考试方式不适合培养这种思维的能力,那么大学的学习效果就会打折扣。现在的各种高考试题都在朝着这个方向发展。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