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有校服吗?
为学生统一着装,规范学生管理,培养学生的群体意识和纪律观念,使学生穿着整齐统一的学生服装,以集中注意力于学习,减少同学之间过分追求服装的时髦和品牌,而可能出现的互相攀比和心理问题,并减轻学生和家长在购买服装时的经济压力等理由。
学生统一着装,曾经是内地校园的一道重要风景线,但近年来这一现象发生了很大变化,一些省市和地区在前几年出台教育政令,禁止或限制中学生着校服。2005年,北京在全市推行学生校服统一着装,但一年后,这一政策又开始逐步松动。最近,广州市教育局在其门户网站上贴出一份调查问卷,就全市中小学生是否应该着装校服“问计于民”。调查中,有超过70%的家长和学生反对中小学生统一着装校服。其中一个重要理由是:“不着校服,学生在街上走,别人不知道是学生。着了校服后,大家都知道是学生,坏人就知道该不该下手了。”这被认为是校服易引贼的心态使然,这种心态在广州市的调查中得到证实。
有媒体评论员撰文指出,学生反对校服的理由,大多集中在“校服不够美”上,而作为成年人的家长,却更多地考虑安全问题,这说明成年人的内心已变得更加脆弱。教育者如果不能理解学生的需求,就难以得到学生对“校服关乎安全”的认同。也有媒体发表评论称,从学生着装上看,现在的学生已经很难区别对待。许多学生在街上与市民混杂,而着装上与其他市民并无二致,甚至某些学生着装更加超前,这是社会开放度越来越大的标志。对坏人打学生的担心,实际上是家长在“小学校”包围“大社会”这个过程中缺乏安全感的反映,而不是学生的苦恼。学生追求的是一种更加开阔的生活,而不是在小圈子里的“无忧无虑”,这是社会进步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