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字的五行是什么?
一、“月”字在《康熙字典》中的解释 部首:肉 部外笔画:4 总笔画:8 五笔86&98:FQTY 仓颉:GONM 郑码:QAJD 笔顺编号:12135334 四角号码:47240 UniCode:CJK 统一汉字 U+80E5 [编辑本段]二、“月”字的繁体及异体字
【月】的繁体: 月 【月】的异体: 仴 仴 (ㄨㄛˋ) 古同「月」。 【仴】的拼音: wò 【月】的古字: 朏 月的古文 【月】之反文: 肉; 月之白形:肉 【肉】之省作:月 月 月 月 〖注〗(一)此诸字形均为月字。《说文·肉部》:「肉,人肉也……象人肉之形。」其古文亦作「月」,如:「有出,曰夭。象人胫出形。於尧切」「大,人下肢本也……象人股。凡大之属皆从大……又按人股谓之大。」而俗文字「肉」与「月」往往相混不可辨。《隶释‧汉张迁碑》:「故太尉平侯,讳迁字公方。」碑文误将「月」写成「肉」。今人于省吾以为当改作「月」或「冃」。见所著《汉隶书例五‧正俗篇》。然若据此改之,则碑中「天」、「夫」等亦当改作「冃」矣,恐不便行。惟「月」下加「口」以作「月肉」者、可据《隶辨‧汉武泰亭西赋颂》改作「月」耳。《隶辨》误认「月肉」为「肉月」,而不知其实即後世俗书「肉」为「月」者也。「肉」下加一「月」者,乃後世俗文书之「肉月」,非古体也。
三、月在古代诗词歌赋中出现的意象 一、象征月亮、月光 “明月”是常见的意象之一,古人常以此表达思乡之情。 “阴晴圆缺”用来形容月亮的形态变化 二、象征女性、女子或情人、爱情 古诗文中多借月亮来描写女性的美丽和情人的思念。 三、象征愁思 李白的《静夜思》抒发了游子对故乡浓浓的相思之情; 苏轼的《水调歌头》表达对弟弟的爱和思念,但又不禁惆怅地表示即使今世不能团聚也无妨,只要人间有爱,我们心相通,那么何时相聚又何妨呢! 这首诗寄托了诗人在政治理想破灭之后,孤寂彷徨、飘泊无依的痛苦心情。
四、象征死亡 屈原的《九歌·国殇》歌颂的是战死的楚国士兵的英雄气概,“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诗人通过想象战士已化为鬼魂,仍然拥有坚强的灵魂和英雄的气概。全诗没有直接提及死亡反而更显得悲壮激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