筱五行是什么?
“五行”是古代中国哲学中用来概括世界万物构成及其相互关系的基本概念,它认为宇宙结构的根本特征是“五行”——金、木、水、火、土的交替循环运行和相生相克(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 日本战国时期著名兵法家《兵道集》的作者上田斋荣斋在1651年所作《阵五论》中对五行的解释如下:
金者,刃也,形圆而锐,能断物;木者,曲直之物,依地而生,顺地而行,其性可曲可伸者也;水者,随方就圆,流而不止,其性润下者也;火者,炎上也,光耀万物,其性炎上;土者,天地间冲气之精,含万物而为器用者也。 可见,这里的“五行”与中国的基本一致,只是日本没有把五行看作五类事物或五大元素,而是看成了五种性质或者形态。
但是后来日本的“五行说”被神道教用来作为天皇血脉传承的依据,因此又有了一些变化(当然这些变化与中国古代的“五行说”没有什么联系了): “五行”中的「金」象征天照大神的“武运”;「木」象征天照大神的儿子八幡大神(即仁德天皇)的“文运";「水」象征持统天皇后藤原朝臣摄政时代的大权在握;「火」象征着后三条天皇时以藤原忠平为首的政治势力对朝廷的专权;「土」象征着源赖朝创立的镰仓幕府取代了摄关家的权力。
另外,根据《古事记》记载:
日本开天辟地的日子是3月1日,当天空中出现了五个光芒四射的东西之后才开始有人的。这五个发光体分别是金星、木星、水星、火星,还有一个就是太阳。因为它们的出现使大地发生了变化才有了人类以及动植物的存在。所以日本人非常看重这五个东西,特别是每年到了三月一日这一天他们都会举行各种祭祀和庆典来纪念这个重要的节日。
此外还有一说是来自中国的五行学说,据说当时的中国有一位皇帝将这五样东西分别分给了自己的五个孩子并让他们各自掌管一个季节——秋天、春天、夏天、冬天和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