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月宝宝攒肚子是什么意思?
就是宝宝两天或者三天拉一次,而且拉的便便呈颗粒状或者蛋花状的软便。这个时候宝宝不会很乖,会因为不舒服而闹情绪。 这种情况大部分是宝宝消化不好了!原因有很多,比如妈妈吃了刺激性的食物(辣椒、咖啡等)导致宝宝消化不良;宝宝吃的过饱导致消化不良;给宝宝喂食的奶粉不合适,比如换奶粉过快、喂食量过多等导致宝宝消化不良等等。 如果宝宝出现攒肚,首先考虑的是宝宝的消化功能有没有受到影响,要解决消化不良的问题。
一般来说,解决方法都是改善宝宝的消化功能,具体的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注意妈妈的饮食,减少刺激性食物的摄入(包括含酒精饮料);
(2)适当控制喂奶的量,不要过于饱餐;
(3)调整宝宝的进食时间,两次喂奶时间间隔4小时为佳;
(4)如果是人工喂养的宝宝,更换奶粉需要逐渐进行,不能一次性全部替换,避免损伤宝宝的肠道;
(5)如果已经添加了辅食,那么适当减少辅食的量;
(6)给予宝宝适当的运动和户外活动,促进胃肠道蠕动;
(7)可以给宝宝使用开塞露辅助排便,但不宜经常使用;
(8)对于年龄较小的宝宝,可以给予小儿泻速停、妈咪爱等药物帮助消化。 但需要注意的是,对于小婴儿特别是早产儿来说,正常的“攒肚”与便秘应该加以区分。因为早产儿胃肠功能不成熟,容易出现胃肠胀气、呕吐、腹泻等情况。如果妈妈发现宝宝出现2~3天不大便,但是精神好、食欲好、睡眠好的情况,体重增加良好,就不必担心,这是正常的“攒肚”现象。 如果宝宝出现了腹胀如球,哭闹不安,大便干结且次数减少的情况就需要引起重视,这有可能是便秘了。 一般随着年龄的增长,宝宝消化功能逐渐成熟,出现的“攒肚”会自行缓解。但如果持续很长时间,仍然没有缓解的迹象,就需及时就诊,查找原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