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行多少怎么算得?
五行相生,是指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 五行相克,则是指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 我们从生活中就可以学到这方面的知识。例如,夏天草木茂盛,而且温度高,很容易燃烧,所以“木”克“火”;而到了冬天,树木枯萎,不容易点燃,所以“火”克“木”。 再比方说,我们在水中游泳的时候,容易抽筋,这是由于“木”克“水”的缘故。因为“木”代表我们的手脚,而水是向下流动的,“木”在水中就容易抽筋。反过来,如果我们要游到河的对岸去,就需要燃烧木材、煤炭等生物能,也就是“火”克“木”,我们才有力气游过去。 所以,在五行学说的体系中,一切事物的运动都离不开这五行的变化。而它们之间的相生相克关系,就是自然界万事万物互相联系、互相影响的方式和方法的体现。
另外,在中医理论中,也广泛运用着五行学说。中医将自然界的动物植物,以及人类的五脏六腑、五官九窍、四肢百骸等等,全部都用五行加以说明。如人的心脏归属“火”,肝脏属于“木”,肾属“水”;肺是“金”,小肠是大肠是“土”…… 人的五色(青红橙黄白黑)、五味(酸苦甘辛咸)、五声(哼哈吱呀啊呜)、五脏(心肝脾肺肾)六腑(胆胃大肠小肠膀胱三焦)、五官九窍,乃至人体形态的变化,都可以用五行进行解释。
五行学说作为一种朴素的唯物主义哲学,在我国古代曾被人们广泛的运用,对人们学习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曾经起到过重要作用。至今,它仍有一定的实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