尉五行属什么吉凶?
“尉”字属金,是官名。《礼记•典引》:“天子之五官,曰司徒、司马、司空、司士、司寇。”“王制:王者之臣,功配天地,德配阴阳。” 古之“五刑”,墨、劓、剕、宫、大辟。“五刑”之中有三刑属金。墨,黥面刺字;劓,割去鼻子;剕,断足;宫,阉割,也称“腐刑”;大辟,死刑。
上古时代贵族子弟十二岁立冠,取字。字与今之名不同,为两个字的组合,第一个字表示人的名字,第二个字说明人的性格或品质。如“伯夷”之名由“伯”和“夷”两部分组成。“伯”为排行的老大,“夷”指平。全意为“排行为老大而平易近人”。又如“叔敖”之名由“叔”和“敖”两部分组成。“叔”为排行第二的,“敖”泛指游玩。“叔敖”即“出游第二”之人。
古时人们取名用字讲究含义丰富。“武”字以“戈”代“止”,本义就是“武士”或者“持械制止”的意思。古代许多以“武”为名的人,其含义深刻的名字很多。
春秋时晋国有个大夫叫解狐(解氏据说是晋国的公族,世代有功勋),他有个儿子名叫狐射姑。有一天晋君问御者(给君王驾车的差使)名叫衡的:“解狐的儿子怎么样啊?” 衡回答说:“那个小子很一般呀!他的名字倒是挺不错的。要是能取得好名字,那真是件美事。” 晋君说:“你说得对,名字真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我听说武字是止上面有一只戈,那么它的意思是不是表示‘持械制止’呢?” 衡答道:“正是这样。” 晋君又说:“那文字是不是两把刀?” 衡答道:“是的。” 晋君道:“杀人和杀猪同音吗?” 衡笑道:“这是两个字。一个是‘宰’,一个是‘豕’。字面上好像差不多,读音可不一样。”晋君大笑道:“哈哈,这么有意思!我也很想有个有文采的好名字。”于是就叫衡给自己起了个名字叫“介子推”。这名字包含了两层意义:一是自己像山一样清高,二是和晋惠帝同姓。 后来这个“介子推”这个名字传到汉朝,汉武帝嫌名字太长,就用介子推的“介”字,再加上一个“午”字,改名为“武”了。所以,后来的汉武帝又称为“汉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