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行分别代表什么什么?
五行是指金、木、水、火、土,这五种物质。中国古代哲学认为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这五种属性的有机组合。 《尚书·洪范》中论述五行的特性分别为“金曰从革”、“木曰曲直”、“水曰润下”、“火曰炎上”、“土爰稼穑”,这里的“性”就是特性的意思。 中国古代思想家认为,世间的一切都是有其特有属性的,这种属性就叫做“性”。比如人的五官有五色(青、赤、黄、白、黑)、四肢有四肢百骸、皮肤有纹理等,这些都是物质的特性。而五行也具有五个不同的特性,这就是古人划分五行的依据。
五行相生相克,是自然界事物之间相互关系的两种基本形式,也是人们观察和认识事物的方法之一。 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这是互相滋生; 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这是互相克制。 相生的原理容易理解,相克的道理稍难把握。
以水克火为例,是因为温度越高,水的蒸发越快,当温度达到一定程度时,水就会燃烧起来。所以水火是不能相容的。当然这不是绝对化,如果控制在一定的范围之内,水火是可以相容的。这就是古人所说的“阴阳冲和,万物莫不承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