襢字五行属什么?
《说文解字》中说,“襢,袒也。从衤,亶声。”说明“襢”的本义是“袒护、保护”的意思。 《玉篇·衤部》中解释道,“襢,脱衣也。”这说明古代有“襢”这个字的时候,意思已经比较具体了,是指把衣服都脱掉,就是全身赤裸,和现在的“袒”字一样。不过“襢”比“袒”要端庄一些,指只脱掉外套,里面衣服还留着。
后来,汉字增添了形旁表示意思的范畴。“襢”字增添了形旁“示”——表示这是祭祀时候的衣服。又因为古代贵族男子也有穿“袒”的,所以增加了“示”之后,“襢”字的意思也逐渐变成了专指贵族妇女祭祀时穿的礼服(《礼记·曲礼上》中有记载)。但是,虽然祭祀场合专穿这种衣服,平时还是穿着各种衣服的,所以“襢”的字面意义也就逐渐变成了“袒露”、“暴露”的意思。
随着文字的发展,现在“袒”字的数量远远超过了“襢”字,而且使用范围也远远超过“襢”字。“襢”被借用在其他的词中,表示另外的涵义——这些借用的词语一般和“裸露”“暴露”相关联。
1.【展示】(汉语大字典2079页) 用架子摆出样子给人们看;公开出现。 例:展厅里展出的是新研制的机器人。 2.【阐明】(同上) 把事情的原委曲折说明白。 例:这篇短篇小说阐明了工人生活现状。 3.【阐幽】(同上) 揭露过去隐晦不明的事情。 例:这部小说深刻阐幽了社会底层人民的生活状态。
4.【阐述】(同上)
5.【坦陈】(汉语大字典386页) 把心中的话完全说出来。 例:她坦陈了自己对问题的看法。 6.【坦途】(汉语大字典386页) 平坦的道路。比喻顺利、无阻碍的境界或事情。 例:取得如此优异的成绩,对他来说可谓是一马平川、一帆风顺。 以上词语中的“坦”字,都是“袒”的异体字,现在统一改为了“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