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兼并的原因有?
我按照不同角度将原因分为五类,分别描述如下: (一)从市场角度看原因 对于所有企业而言,其存在都是为了实现利益最大化,当某个企业不能实现这个目标的时候,它就应该被消灭或者合并到另一家企业,从而使得整个社会的总利益达到最大。从微观经济学的角度来看,企业间并购的动因可以归结为:
1.寻求规模经济 2.回避进入壁垒 3.寻求范围经济 4.追逐协同效应 5.应对外部冲击
(二)从政府角度看原因 根据《反垄断法》的规定,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企业之间,不得进行可能形成垄断的交易:
1、经营者集中达法定申报标准的;
2、经营者集中虽未达到法定申报标准,但具有或者可能具有排除竞争效果的。 有上述情形之外的其他交易,也可能导致禁止交易的出现。政府从反托拉斯的角度来规范企业间的交易行为。尽管我国现行法律尚未明确界定相关市场的概念和划分方法,但《反垄断法》及相关法规的规定为企业间交易的合规性审查提供了依据。
(三)从法律角度看原因 在我国现阶段,企业并购主要受《公司法》、《证券法》及相关的行政法规、部门规章调整。从法律角度看并购的动因主要就是围绕上述两部法律以及其配套规章制度开展的。 《公司法》中关于股东权利和义务的规定、董事会及总经理的义务与职责规定、股份转让和回购制度、公司清算制度等是影响公司购并的主要法律因素。而《证券法》中有关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制度、上市公司收购制度、重大资产重组制度也直接关系到企业的购并行为。涉及外资领域的《外国投资者并购境内企业暂行规定》也是影响企业并购的重要法律文件。
税务、劳动用工、保险、环境保护等方面的法律对企业并购也具有重要影响。
(四)从文化融合角度看原因 当两个或两个以上企业通过股权或业务重组形成一个新的企业时,就面临着如何使新的企业团结和高效的问题,这就涉及到文化的整合问题。所谓“文化”是指企业在长期发展过程中逐步积累起来的具有本企业特色的精神文明总和,包括企业的价值观、企业精神、经营理念、企业形象等等。好的文化能为企业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而差的文化则会拖累企业发展的步伐。可以说文化是一把双刃剑。不同的文化在一定的条件下会转化为不同的经营能力,进而会影响企业的并购效果。在并购实践中,我们需要对目标企业进行文化上的审视,努力找到与文化相匹配的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