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中国武术?

暴橘冰暴橘冰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这个问题有点难,我先从历史角度,通俗的讲讲中国武术的来源吧! 中国古代先秦和汉唐时代,武学主要存在于军方、卫所,是冷兵器时代,军中杀戮、骑射训练的一部分——这点可以理解,中国古代重文轻武,社会地位很低。到了宋代,武学被归集到太学(类似于现在的清华北大)之中,地位略有提高,但依旧不高。

元朝建立后,设立了“蒙古军学院”和“蒙古民兵学校”,分别负责培养精锐骑兵和基层民壮的武艺。这个学校的教育方式颇为独特,据说学习过程中,如果学员对老师不尊敬或者犯了错,老师可以直接将其打死。所以,元末红巾军起义时,很多兵将的武艺都很精湛,这跟元朝的武学建制有很大关系。 明朝继承元朝的武力治国方针,设立“武学”,但是取消了军队的培训职能,而专注于文人武将的培养。

值得一提的是,明太祖朱元璋建立明朝初期,由于中原地区战乱创伤尚未恢复,赋税收入低,再加上北方蒙古瓦剌部族频繁南侵,所以,明初的社会福利很好,百姓生活较为富足,国家相对安宁,武学的发展也达到了历史的巅峰。明代中晚期,国内阶级矛盾、民族矛盾加剧,社会动荡不安,武学的发展受到了很大影响。直到明朝灭亡,武学都未能恢复到明初的水平。

清朝建立了八旗制度,子弟从小就在军中训练,武学的作用已经大大降低;满人入关后对汉人的打压也非常严重,武学在民众中的基础再次遭到破坏。后来虽然也有复兴,但已不如从前。 民国时期军阀混战,各地武师众多,如河北深县李书文、天津霍殿阁、上海张天志等,但他们各自为战,没有形成整体的力量。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百废待兴,为了重建国家的武学体系,1956年,国务院成立了“武术研究小组”,开始系统地对武术进行挖掘整理。1978年后,中国武术走上了科学的复兴道路. 以上是中国武术历史的大致演变过程。从中可以看出,武学和军事有着天然的紧密联系,这是由武器的改良决定的。当冷兵器成为主战时,武学必然与军队紧密结合;而当热兵器普及后,武学开始向民间渗透。进入近代之后,由于西方列强的入侵,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了严重的挑战,于是武学又和军队紧密地结合在一起。

郏俊瑶郏俊瑶优质答主

我国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文化的文明之邦,我们的祖先在几千年以前创造了灿烂的古代文化,在自然科学方面如农、医、天文学方面,一直居于世界的前列。在养生健体方面流传下来了多种多样的导引、气功、养生术,各种技击运动在民间也得到了广泛的流传。中国武术在经过了漫长的历史发展阶段以后,形成了内容丰富、流派繁多,有独特风格的民族体育运动。

中国武术之所以被人们称为武术,就是因为它的产生、发展一直与战争、技击紧密相关。从古至今各种武术拳种、器械都有一定的杀伤力、破坏力,都有用于搏杀格斗的功能,在我国历史上有“拳勇”、“打虎将”等的记载,都证实了武术最初用来增强人的体质,磨练人的意志和用于搏杀的技能。

中国武术在几千年的发展过程屮,从思想意识和哲学等各个方面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巨大影响,使武术逐渐走上了健身、养生的道路,使健身、养生在武术中得到了重要的体现,并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拳理、拳法。在练拳的技法上讲究“意、气、力”上的综合运用,要求“练拳不练意,终究艺不高”,“有气无敌”,在拳术的思想内容上更是体现了民族气节、道德规范、爱国忠君等伦理道德观念。武术中流传下来的歌诀、谚语、拳谱、图、书、画等都贯穿着民族文化的特色与传统道德。使中国武术既是一种独特的技击技术,又蕴藏了深刻的文化价值,成为我国各民族文化遗产中的主要部分,形成了民族的体育运动形式,被公认为我国的传统体育项目。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