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个企业家草根出身?
王传福,1964年2月13日生于安徽无为。 1987年毕业于武汉地质学院,分在北京有色金属研究院工作。先后担任研究所助理工程师、工程师、项目经理。 1995年,创业伊始的王传福便以“技术过硬”著称。他主持研发的锂离子电池被广泛应用于手机等电子产品中,而这项技术在20世纪90年代末才取得重大突破。
除了技术以外,王传福的另一点成功要素是成本——他的产品比外国同类产品价格低得多从而占据市场。据称,他的生产成本能比竞争对手低30%左右。 而让王传福真正出名的则是他对市场的精准把握和敏捷的反应速度。在2003年手机行业最为低迷的时期,他果断杀入并且迅速占领了市场。有分析人士认为,正是由于对市场节奏的把握和对危机的反应能力,比亚迪如今才能成为当之无愧的手机霸主。
任正非生于1944年12月,湖北人。早年的任正非,命运多舛。1957年,13岁的任正非,因家庭成分问题,“被当成狗一样被歧视”,小学毕业未能考上初中。15岁到工地打工,抬过3个月的石灰桶。后因肺病,经治疗无效,回家休养。直到1963年,任正非才以同等学历考试成绩优秀,被武汉一所中学录取。1969年,任正非参军。在部队曾因患上肺病险些被遣返,被领导挽留住后又被调往深圳电信站当兵。在电信站,因为任正非有着超出他人的勤奋和智慧,得到了多次立功和提干的机会。从1978年到1990年这12年间,任正非由干部变成一名普通的工人,再变成一家工厂的创业者,再变为下岗工人。期间,任正非曾尝试过当农民、司机等,也曾开过餐厅、做倒买倒卖的“投机”,其间,他还曾因经商“投机”,被深圳市政府“劳教”。这12年间,任正非命运几番浮沉,大起大落,身心俱瘁。这些特殊的经历成就了非同一般的人生感悟,铸就了任正非“钢铁性格”和意志。
1990年,46岁的任正非创立了华为,当时,500元的启动资金来自于与一位同病相怜的战友商议后变卖家中的物件筹集的,而任正非家的物件全部变卖掉,也凑不够500元的注册费。于是,任正非从一个朋友那里借了200元钱,然后用剩下的300元钱交了工商局的500元的注册费。当时的华为,只是一个仅有两名员工的小作坊代销店,卖寻呼机。1993年,华为才以100万的年收入跻身当时深圳宝安区最小的企业行列。然而,2002年起华为实现了全球销售收入超过230.15亿元,利、税 18.24亿元的良好态势。2003年开始,华为全球销售收入超过了350亿元,利、税超过了332亿元,而2004年达396亿元。根据《财富》中文网2007年5月18日全球500强的最新名单,华为排名478位,在中国大陆上榜的83家企业中排名第57位。
与张瑞敏、柳传志等人相比,出生于湖北的任正非,在成功企业家的群体里,是个特殊的命运的异数,是一个名副其实的草根出身。纵观华为近20年来的发展,正是得益于任正非身上那种钢铁般的意志和永不屈服的性格,成就了这个中国通信行业里的奇迹,“华为”这个品牌已经在国际上有一定的地位和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