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产宝宝几个月能听见?
你好,很高兴为你解答! 根据你的描述,你家宝宝是34周早产儿,出生时体重和身高分别为2500g和48cm(低于同胎龄正常婴儿)。目前宝宝4个月了,听力没有检查过。 一般说来,新生儿刚出生时就有听觉,对声音非常敏感。34周的早产儿虽然体重偏小,但出生时器官功能已经基本成熟,所以听力应该是正常的。当然,这个推测需要科学数据的验证。
为了更科学的了解宝宝的听力情况,我们建议你在宝宝42天、6个月和1岁时,带他去正规的医疗机构进行听力检查。 如果发现宝宝对声音没反应,家长应密切关注宝宝的声音和环境刺激,如家人说话、电视声音等,观察宝宝是否有反应。如果没有反应,应及时就诊。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有些宝宝会出现“听力延迟”的情况,即不会出现听到声音不回应的问题,但在6个月前后却无发出咿呀声、模仿发音等表现,此时也应尽早就诊,排除听力受损的可能。 如果经检查发现宝宝确实存在轻中度听力损失,应立即开始干预,包括声学和言语的训练,以及助听器的验配。 一般情况下,3岁以内的婴幼儿均可通过训练而提高其语言认知能力。父母要充分利用孩子这一成长优势,尽早对他进行语训,这样才能有效地开发他的智力,促进身心发育。
还应重视宝宝的营养,特别是蛋白质和营养素的补充,以利于宝宝神经系统的发育。 除了药物和器械治疗外,家庭环境、父母态度和行为也很重要。家长首先要对自己的焦虑进行调节,并找到适合自己孩子的方法,帮助其在最小损害的情况下,进行有效的干预。 在早期干预过程中,家长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多刺激: 爸爸妈妈要多与宝宝说话、唱歌、念绘本,鼓励他发音; 适切性: 所用的词汇和句型要符合宝宝的个人特点,不要太难; 反复性: 每次给宝宝讲故事或玩游戏时,都要重复同样的话,或者重复给宝宝看同样的影片,让宝宝有充分的时间响应; 多样性: 不只是爸爸、妈妈要对宝宝说话,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也要对宝宝多说话,使用不同的语气和词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