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珈字五行属什么?
“珈”字的拼音为jiā,笔划数为14,部首为王。从字形上看,“珈”由“圭”“加”两部分组成;“圭”指古代帝王或诸侯在举行典礼时拿的手杖(现用于外交场合);“加”意为增益、增加。因此“珈”的字形本义应为增加一根棍子。
《说文解字》中对“珈”的解释为“饰笄”,说明“珈”最初的意思与女子发簪上的装饰品有关。而“饰笄”的“笄”字今天仍使用,其含义也没有发生多大变化——“笄”是指妇女用来插定发髻或者绾住头发的簪子。这正好与“圭”的含义形成了相对应的组配。“珪+加”表示的是一种增加、增大的意思,与“玉”有关。而这种意义的变化也正是由于周秦以来贵族男子常以“圭”作为配饰,且大多有美玉做成所以“珪”字带上了美好的色彩从而引申出“美好”的意思。
而“珈”由“圭”和“加”构成,也就同时拥有了“圭”和“加”的意义。由此“珈”的本义就逐渐虚化,成了泛指首饰的意思——这一点和“钗”非常接近。但“钗”多指头饰,而“珈”则既可以指发簪一类的饰物,也可以代指服饰。 后来随着社会的进步,“珈”字逐渐淡出了服饰、首饰的范围,开始专门指代某些特殊的首饰,并且带有明显的封建等级特征——只有地位高贵的女子才能佩带“珈”。
明代学者郝敬所著《仪礼·丧服》中记录着“妇人的‘袆衣’要用‘笄’穿系”——这里的“袆衣”是一种礼仪服装,而“笄”其实就是指“饰笄”、“珈”了。清代文学家蒲松龄在其著作《聊斋志异·胭脂》中也提到了一名叫“紫绡”的女子所用的化妆品——就是传说中仙子才会使用的“胭脂”和“花露水”,由此可见“胭脂”在古代属于女子专用化妆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