刮痧的作用是什么?
刮痧是中医外治法中的一种,是用边缘钝滑的器具在体表进行刮擦,从而达到疏通经络,活血化瘀的效果。 《黄帝内经•素问》中提到“摩之谓布气”、“按之谓推血”,《医学纲目》中也提到“按摩法能行经络,调阴阳”“推血之法,用指甲而不用刃锋者,谓其软也;用刃锋者,谓其硬也”;现代著名中医外科专家朱仁康则认为:“刮痧法具有活血祛瘀,疏风散寒,清热除湿,消肿止痛,防治痧症及辅助治疗疮疡的功效。” 所以从传统理论到现代医家论述都可以知道,刮痧主要的功效有活血通络、疏风散寒、清热解毒等。临床常用于治疗中暑、感冒、急慢性咽喉炎、急性扁桃体炎、肠炎、菌痢、胃下垂、肾炎、肾绞痛、腰肌劳损、坐骨神经痛、肩周炎、面神经炎、血管神经性头痛等。
刮痧除了局部治疗作用外,还具有全身整体调节的作用。例如对于感冒的治疗,中医认为“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所以治疗上除应积极驱邪外出(即解表)外,还要注重补气(即益气固表),才能令病情痊愈。而在进行刮痧治疗时,由于刮痧板具有双向刺激作用和神经反射作用,可以使肌体内分泌功能更加活跃,从而更好地发挥其在免疫方面的调节作用。只要操作正确合理,每次刮拭时间不长,一般不会出现什么不良反应。不过如果是身体虚弱、患有严重慢性疾病的人,最好在专业人士的指导下谨慎施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