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成为什么不叫深圳?
因为“圳”才是正字。 深圳的官方名称一直叫作“深圳市”。而“深”字版的“深圳市”,是1979年设立的5个经济特区之一。不过那时候还没有现在的福田区、罗湖区和南山区,所以行政区划比现在小一些。1980年以后随着其他区成立,才有了今天的市辖十区。 但“深圳”这个名字的称呼其实没那么早。根据记载,“深圳”这个名字最早出现的时间是1979年1月23日的《人民日报》上。在当时的报道中,“深圳”指的就是“深圳市”。
后来随着媒体对“特区”的报道越来越多,“深圳”这个词的使用率开始飙升。但是这时候“深圳”指的是行政区,即今天的深圳市。 而“深”字的用法就复杂多了。它最初是指深圳市的中英文简称,比如“The Shenzhen Municipality”(深圳市)或者“Shenzhen Special Economic Zone”(深圳特区)中的“Shenzhen”。但是,这时的“Shenzhen”并不是作为地名使用——虽然它们被用于描述一个地理区域。
1979年之后,中国掀起了一股建设特区的浪潮;而位于南端的深圳市更是成为了众人心目中的“模范特区”,与厦门齐名。当时为了宣传特区政策,媒体频繁地使用了像“深圳速度”“深圳经验”这样的提法。在这些新闻报道中,“深圳”作为一个单纯的地方性概念逐渐变成了一个具有象征意义的词汇。于是,有关深圳的各种报道中出现了越来越多的“深圳”。
到八十年代中期,“深”已经可以单独指代整个特区了。1986年的报纸文章里甚至出现了这样一句句:“我们深入研究了……”“这个深的问题值得重视……” 而到了九十年代初期,“深”字乃至带有“深”字的词组,已经完全成了特指深圳的了——这从那时起各种新闻媒介对深圳的各种称呼方式就可以看出来了。例如: 而“深圳”二字继续保留作为行政区域的称谓。这也是“深圳”这个名字一直被使用的由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