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忠良是什么结局?
《人民的名义》中的毕力理是一个极为重要的人物。他是赵立春的秘书,在赵立春倒台后还能安稳活着,还能担任国家要职,是因为他是个彻彻底底的好人。因为他从来没有沾染过权钱交易这种恶习,也没有以权谋私,他唯一的愿望就是好好工作,但身为一个领导干部,他的性格当中存在着软弱的成分,所以他有一个悲剧性的下场。
毕忠良在剧中可以说是一个好官,他只专心做自己的事情,不管其他。但是这样的人做事太过于愚钝,不懂官场的精髓,不懂得如何周旋,更不会溜须拍马。他的老实和单纯,让他在官场上不受人待见,甚至他的上级也不怎么器重他。
本来这样的性格在官场是要吃亏的,但是他有一个好上司——省委书记赵立春,所以即使毕忠良的工作能力不强,但在基层还是混得风生水起。而当他升为正厅后,他在工作上却开始吃哑巴苦。当时汉东省的官场正经历一场大地震,祁同伟和丁义贤相继被双规,而他们的供词都指向了同样的问题——滥用私刑,逼迫证人,而这一事实的证据就握在毕忠良的手上。
此时,他的选择很困难,一边是组织上的命令,一边是作为普通人的情感,他最后选择了大义灭亲。也许在很多人看来,这样处置自己的侄子实在是太狠心,但是如果毕忠良选择了姑息,那么他毕忠良势必也会受到影响,因为他管不了自己的侄子,而这样就会连累到了自己。所以他不能为了亲情而放弃正确的选择,所以最后他大义灭亲。
而剧中,赵立春被双规后,本来按照顺序,在最后的报告中应该提及毕忠良在赵立春被双规后的表现,但是剧中并没有对此进行直接表述,不过据各种剧情推断,毕忠良依然得以在三届一中全会上顺利当选全国人大副委员长,所以说赵立春对毕忠良有知遇之恩。
其实后来毕忠良的结局是很好的,当他出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后,在与西方媒体谈话时,发表了对民主政治的几点看法。因为立场不同,在毕忠良的语言中可以看出,他对中国的政权体系有着深厚的感情,最后,他表达了对进一步发展民主政治的坚定决心,并表明,中国的民主政治一定会比西方成熟得更多更快。在谈话快结束时,毕忠良还引用了一句话:“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他说这句话的意思是,新一代的领导人员,将会得到老领导们的全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