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肝功效与作用是什么?
1,补肝,明目,治疗目疾
古书曾这样记载:“羊肝,补脾且明目。”“肝主目,益精血,暖脾胃,补肝目。”中医素来认为,肝睛息息相关,肝好,眼睛自然就好。与治疗眼科相关的药材上,羊肝是“常用药”。特别是治疗肝血不足,肾阴亏损,眼眶周围雀斑、细纹增加或增多,以及眼睛干涩,视力模糊,甚至视力下降,青光眼,白内障等。
2,治疗小儿疳疾
中医认为,五脏在人体生长发育的过程中,有不同的作用,其中肝脏有储藏血液,调节血量的作用,小儿生长后期,脏腑功能成熟,但阳气偏盛,阴气尚未充盈,故易食泄,食欲不振。羊肝味甘、性温,入肝经,有益血、补肝、明目、祛风的作用,故可用于疳疾。
3,强健筋骨,治疗抽筋
抽筋的学名叫“肌痉挛”,是肌肉突然、频繁地收缩所致。一些肌张力高的患者,也会出现抽筋。中医认为,小腿抽筋与肾气亏损、筋脉失养有关系。所以治疗上主要采用补益肝肾,强壮筋骨,并且配合按摩、针灸等的方法,能够取得不错的疗效。现代医学分析认为,抽筋时充分拉伸肌肉,能使肌肉痉挛恢复正常。所以,平时可以适当的进行体育锻炼,增强小腿的抵抗力,避免肌肉拉伤或着凉,并且注意休息,避免过度疲劳,就可以减少抽筋的发生。
如果经常性的抽筋建议患者到医院进行检查,寻求合理的食物疗法或药物疗法。另外,生活中还要注意适当休息,避免神经肌肉过度疲劳。注意饮食,少吃含钾过多或含钠过高的食物。睡前热水泡脚,在睡觉时小腿容易抽筋的患者可以尽量把脚放在枕头上,促进血液循环,消除抽筋后的麻痹感。
4,治疗血虚肝风眩晕
这种疾病是由于肝血不足,生风造成的,一般头晕眼花而且眼睛干涩,经常会恶心想吐。《本草备要》载:“羊肝,血虚风眩令人面赤目翳。”“养肝虚,明目,疗风眩,虚劳潮热,盗汗,可入茯苓、生姜之属。”即治疗肝血不足、血虚生风引起的眩晕等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