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有机化学怎么学?
有机化学是研究碳氢化合物及其衍生物的结构、性质、制备方法与反应规律的一门科学。对于理工科的学生,如在化学化工、生物医学、药学、材料科学、环境科学、农林牧渔、轻工食品等领域中深造与工作的人,有机化学均是重要基础课程。
一、有机化学学习内容的若干新特点
1、研究对象更为复杂
有机化合物及其化学反应的复杂性是有机化学的学习与教学过程中必须经常应对的难点。体现在:反应物、生成物、甚至反应中间体的结构更为复杂,往往包含有多种类型的官能团;反应现象和产物的表征通常不能用肉眼直接判断,而必须借助于核磁,质谱等物理测试手段;反应历程比较复杂,往往涉及自由基反应、周环反应等。
2、化学反应需要从动态角度审视
在学习分析化学、物理化学和仪器分析等后续课程的过程中,经常会应用到有机化学反应。在进行理论化与定量化研究时,对有机反应机理的探讨是必须的。如在分析化学中,有机物定性鉴定章节、仪器分析中核磁共振波谱与红外光谱章节、物理化学中统计热力学章节等,都对有机反应的立体动力学等理论有不同程度的要求。
3、需要关注更多与实际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
大学生在学习有机化学的过程中,将接触更多与当前社会生活紧密相关的实际问题,比如,药物分子结构、作用机理与代谢;食品安全与环境检测;有机污染物的处理与修复等。
二、有机化学学习的几种新方法
1、建立整体性的“骨架--基团”认识论
有机分子有着高度的离散性,对有机分子的认识需要从“骨架”和“基团”两个方面着手。对于骨架,要熟悉官能团和手性的判断;对于基团,需要熟知典型基团的化学性质、典型反应、结构特点及立体结构。
2、多观察、多联系,建立形象的“立体”学习习惯
有机化学分子和反应都有立体性。要熟悉典型反应历程,并能够灵活运用物理有机化学的知识分析和解决具体的反应问题,就要培养立体化观察和思考问题的习惯。
3、多联想、多思辨,建立联想化的“比较学习法”
随着学习有机化学的不断深入,分子骨架、官能团和典型反应数目会逐渐增加,学习者要善于总结,培养分析化学、物理化学、仪器分析等后续课程。将相关和相似的内容进行联系和对比,以巩固和深化所学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