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大的孩子会倒这走路?
当孩子能够独立的行走之后,就有会倒着走的可能,一般从两岁左右开始出现。
倒着走是2~3岁孩子的一种正常学步体验和心理需求,家长不必过于担心和紧张,更不可训斥孩子,以免影响孩子运动功能发育和心理健康。
孩子倒着走大多出于好奇心理,也是一种正常的学习走路的过程,是自主探索活动的一种形式。因为小孩开始学走路时,重心掌握不好,有时向前倾,有时向后倒,倒着走和向前走差不多,只不过重心靠后一点。而且,孩子倒着走时由于看不到前行的方向,身体处于一种高度紧张状态,时间长了,前庭功能可以得到锻炼,有助于身体空间定向感的形成和平衡能力的发展。此外,孩子倒着走还具有一定的好处。
1、满足孩子的好奇心
2~3岁的孩子对周围的一切都很好奇,遇到新鲜的事物都想尝试,体验新鲜事物会使孩子心理愉悦。因此,当孩子会走路之后,有的孩子就会好奇地尝试着倒着走路。
2、培养孩子的自信心
孩子倒着走,当被父母夸赞之后,会获得有别于之前走路的夸赞,从而产生一种独特的成就感,有助于自信心的培养。
3、可训练孩子的观察应变能力
因为孩子倒着走时看不到前进的方向,这样就需要孩子调动感觉系统来感受周围环境,使大脑高度兴奋,有利于观察应变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