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持有时间怎么计算?
你问的问题其实是,股票的持仓成本是什么概念。 这个问题说起来就比较简单了。 如果把一笔投资的资金按照比例分成10份,每次交易各买一份,那这笔投资的成本就是平均成本的10倍,也就是每笔交易的10%仓位。同理,如果是30次交易,那就是平均仓位的1/30。因此,我们可以看出,持仓成本是单笔交易占总投资的比例。 而我们通常说的持仓成本都是指平均价——平均每手中持有的股票价值,这个其实跟单笔的交易量有关,当然也受总投入资金的影响(因为平均价=总买入股数*现价);而平均价又与持仓成本密切相关。当持仓成本低于平均价时,才会盈利;而当平均持仓价格上涨到高于平均价的时候才算解套,这时你的账户资金才等于总投金额+投资收益。
我举个例子解释一下。 小明第一次花了2万买入某只股票1手(100股),每股价格20元。由于看好后市发展,所以小明决定长期持有这只股票。但不幸,在买入后的第二周便遇到了大熊市下跌,股价跌到了18.5元一股。小明不甘心被套牢,于是在接下来的两周里陆续补仓,每次补仓两千元左右,共买了4手,于是他的总持股数为1200股。那么小明的持仓成本是多少呢?答案是1667股。 为什么是1667股呢?因为在第1次买入的基础上又补了两千股后,总共买入的资金是9万元,总股数是1200股,所以每手股的单价为7500元,每股市价是16.67股。
那么现在的小明的持仓成本是否降低了呢?答案仍然是“没有”。因为他仍然在浮亏状态之中:2万元的初始本金已经亏损了近四分之一,而且他手上所持的都是低价股,如果一直这样下去,他手上的这些股票会越来越多……要等到什么时候才能解套呢? 通过上面的例子可以知道: 当小明将手中的股票全部卖出以后,其帐户里的现金才等于总投金额+投资收益。 所以,想要赚钱的话就不要在乎那些已经被深度套牢的股票啦!与其死扛不放,不如趁早割肉止损另谋良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