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游企业到底需要什么?

洪佳琪洪佳琪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从宏观上讲,当前中国经济处于一个什么时期呢? 先给出我的答案吧:滞涨期(通缩)后半段。为什么是滞涨期的后半段,而不是前半段呢?因为进入滞涨期中,物价水平应该是不断上涨的,而目前的物价水平(CPI)正处于负值区间,因此不是滞涨期,而是滞涨期中的通缩阶段。 为什么会说目前处于滞涨期(通缩)的后期呢? 因为进入滞涨期后,宽松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应该起作用了呀!宽松的货币政策应该使得利率处于较低的水平,宽松的财政政策应该使得政府支出增加,GDP增速上升。然而目前这两个指标并没有出现明显的变化。

2016年央行降息降准共计三次,LPR改革后,市场利率已经处于极低的位置;2019年政府的减税降费力度很大,政府负债率上升很快,GDP增速也处在一个很低的位置。 但是我们来看消费与投资的状况,消费前文已经提到受到收入下降的影响,处于一个持续走低的过程,而投资由于基建项目的推进,有所提升,但是仍然没达到预期目标。 因此我认为目前处于滞涨期的末端,即将进入通货再膨胀的阶段,此时应当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以及扩张性的货币政策。

回到正题,对于下游企业来说,他们最想要什么?最直接的问题就是:资金!于是乎,银行信贷、融资担保、融资租赁等等便出现了。上游原材料价格稳定且有补贴,下游订单充足且生产火热,多么美好的场景啊~ 如果真的是这样,该多好~可惜现实总是残酷的… 首先,原材料价格上涨过快,对下游企业的压力就越大。国家实施宏观审慎管理,调控货币供应量,利率处于低位,这对于需要大量流动资金的下游行业来说,无疑增加了经营成本。其次,出口退税率的下调对于依赖出口的企业也是一个沉重的打击。最后,环保查抄力度加大,导致部分中小企业面临停产的风险,从而压缩利润空间。

俗话说“夹缝中求生存”,当下游企业身处“通缩”环境时,他们应该在开源节流的基础上,思考如何拓宽盈利渠道,在“夹缝”中寻找新的生长点。例如通过兼并收购的方式来扩大自己的规模,实现成本趋同,进而获得一定的议价权;又或者是向上下游延伸产业链,以获取更多的利润。当然还可以尝试新业务,开辟新领域,进行多元化经营。

温琦惟温琦惟优质答主

在生产中,下游用户往往遇到很多原料问题,归纳起来,总结出如下五个方面。

一是原料供应短缺。在很多精细化工领域,比如医药原料药、农药中间体、染料品种等,都需要采用石化企业生产的单系列产量并不大的原料,这些原料虽在石化生产中有产出,但石化企业一般都不大愿意安排生产,造成很多产品的产量难以满足市场正常需求。比如己二腈,虽有企业生产,但规模不大,与国内己二胺和尼龙66切片生产规模相比产量极小,导致己二腈短缺严重,己二胺和尼龙66切片扩能受到严重制约,不得不依赖进口满足市场需要。己二腈的供应短缺已限制了我国己二胺、尼龙66切片、聚氨酯等下游行业的产能扩张。己二腈的国内市场价从2万元/吨上涨至2018年的5.8~6万元/吨,上涨了近2倍。

二是供货品质达不到要求。在一些产品上,尽管石化企业提供品种并不少,但往往由于企业对产品性质把握不准确,质量不符合用户要求,使用户不得不采购价格和运输成本更高的产品。比如在聚氯乙烯加工和ABS生产中都需要用到工业芳烃,但很多石化企业往往用石脑油来代替,石脑油含芳烃、烯烃多,易聚合,使有机指数偏高,不仅影响加工树脂的透光性,甚至导致加工制品失败。用户不得不远途采购有机指数合格的芳烃产品。

三是个别产品中杂质含量过高,严重影响了下游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比如在烷基苯和合成洗涤剂生产中,原料直馏柴油中往往含有较高的芳烃,一般达30%以上,在烷基化生产中,烷基苯和焦油杂质的分离十分困难。直馏柴油中通常含有吡啶碱类化合物,在烷基化生产中,吡啶类会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氢吡啶盐,导致酸相颜色和粘度逐渐增大,影响产品质量和酸的再生,造成排污水污染严重,同时使烷基化反应速度下降。很多烷基苯生产企业不得不高价购买芳烃含量极低的加氢裂化尾油作为原料。另外,石脑油中的芳烃含量也比较高,在MTBE生产中,MTBE和苯的分离十分困难,影响了产品质量。

四是产品牌号不全,很多石化企业往往为了降低管理和装置运行成本,一个装置只产一、二个牌号,有的企业甚至只产高附加值的产品,或自用质量要求高的产品,有的高沸塔底或低沸塔顶未加脱轻或脱重塔,牌号少。甚至有的企业根本不生产下游用户需要的品种或牌号,造成这类品种或牌号短缺。比如在己二酸生产中,需要低芳烃含量、高辛烷值高辛烷值汽油作溶剂油。但有的石油企业为了降低运行成本和操作人员劳动强度,不生产低芳烃含量汽油,而是将直馏汽油和催化裂化汽油混炼,使其芳烃含量高达27%,严重影响了己二酸质量。炼厂不生产轻柴油,只生产轻质汽油和重质柴油。致使重柴油中含有比正常值高1倍以上的轻组分,给己内酰胺生产造成很大困难。还比如在醋酸仲丁酯生产中,对异丁醇含量有较高的要求,目前炼厂普遍将初馏点控制在70℃以上,异丁醇含量很低,有的装置甚至不生产,这给醋酸仲丁酯生产带来很大困难。

五是供应的石化产品中,有机指数过高,杂质控制不严格。比如丙烯,有些石化企业质量指标中,对有机指数没有要求,导致在聚丙烯生产中,产生的焦炭过多,影响产品质量,有的石化企业对其中的三甲基戊烷、环戊烷含量控制不严格,也影响了聚丙烯的质量。比如石脑油,石化企业对有机指数的控制指标较松,在聚醚生产中,杂质含量高的石脑油会造成副反应加快,影响工艺参数的控制和目的产物的选择性。有些企业为了降低产品能耗,往往将石脑油和其它重油混炼,造成石脑油不合格。又比如液化气,液化气的不饱和烃含量一般控制在2~4%,而有的企业含量高达5~8%,严重影响了MTBE生产。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