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市为什么消费型基金?

林秋培林秋培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从长期来看,股票市场的波动受经济增长率影响显著(Jagajoginder & Kaul,1988)。在熊市中买入并长期持有,原则上应该选择在经济周期中处于相对低点的时期。由于我国经济周期具有明显的固定资产投资驱动特征,因此我们选择了两个指标来衡量经济的景气程度——固定资产投资额及其增长率。 将上证综指与这两个指标做相关性分析,发现它们之间存在较为稳定的正向相关关系(见图2)。也就是说,在经济下行阶段,股市表现较差;反之则是较好的投资时机。当然,这种相关性并不意味股价绝对取决于经济情况。比如,2005年二季度国内GDP增速下滑到6%的下限,但是当时市场上却出现了“股灾”式下跌,其原因在于宏观经济中存在的结构性问题。

基于上述分析,我们对2001年以来我国股市进行的五次比较大的回调进行重新排序,并按时间顺序标出每个回调的低点,就得到了图3。显然,前三次跌幅较大的调

整均出现在经济上行期间,而最近的一次调整——也是最大的一次调整——发生在2011年的三季度,当时GDP仍保持较快增长。值得注意的是,2007年和2008年两次调整的低点分别触及和接近2004年和2005年建立的双重底形态的底部,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了市场悲观情绪的集中释放。如果我们将上证综指在2005年6月和2008年11月形成的双重底形态的最低点连线的话,两条线几乎重合,说明此时市场已经充分反映了当时的悲观预期。之后随着利好政策的不断出台,上证综指成功收复双重底形态的颈线位,并持续走高至2015年的牛市顶点。 如果我们将2005年到2015年这十年的走势大致分成两段,那么在前五年里,市场总体上是震荡下行的,十年间仅有一次上涨;而后五年是一轮波澜壮阔的大牛市。造成这种分形的可能是金融危机后各国的量化宽松政策,也可能是因为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新兴产业的崛起。但是无论什么原因,从风险中性或者悲观的角度来看,我们应该在2005年至2010年间逐步建仓,并在10年后兑现。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