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糕用什么方法做好吃?
2800年前,大米就已经是中国主要粮食作物之一了,古人非常懂得大米的各种吃法,比如做粥、做米饭、做酒、做豆腐等等,当然还有做米糕。 《礼记·檀弓下》记载了这样一件大事:“天子以犊祝社,七曰:丁亥,作社稷而祈五谷。”这句话意思是说,在周王朝的时候,每年到了种地的季节,天子就会亲自参与耕作来祈福,而在祭祀土地神的日子当天,还要用牛肉向土神祈祷,希望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除了用牛肉祭祀以外,还要用五种谷物做米饭祭祀土地神和粟米神。这五种谷物就是小米、大黄米(即粘黄米)、小红米(又称血糯米)、小麦、大麦,做完饭后要盛在大碗里,把碗倒扣过来,象征丰收的粮食堆得满满当当。 其实这种用多种谷物混合煮饭的方法非常的科学,因为不同季节的种子混杂在一起,可以更好地培育出抗逆性和适应性较强的农作物。
古人用这种方法达到祈求庄稼收成好的目的,而我们今天可以用更简单的方法来实现这个目标,那就是做一碗米糕。 所谓米糕就是用大米磨成粉后制作成的糕点。由于制作简单,味道清香可口,自从出现以后深受人们喜爱。直到现在,各地都有卖米糕的小店,只不过形式上有所不同罢了。
我比较喜欢吃的米糕是江南地区的霉干菜焖年糕,这也是我最喜欢的年菜之一。取一块年糕,在锅里焯一下水,然后放入适量的霉干菜和豆瓣酱,加少许白糖和酱油,拌均匀后入锅蒸透就可以了。
这样做出来的米糕软韧鲜香,带有浓郁的酱香和霉干的香味,再配上一碗汤,简直好吃到停不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