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板栗好吃?
栗子是一种淀粉含量很高的坚果,含有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优质蛋白和多种维生素,有“干果之王”的美称。 栗子的营养保健作用,主要取决于丰富的营养成分。其中碳水化合物占72.3%,蛋白质占14.4%,脂肪占5.9%;矿物质中,含钙30mg/100g,磷20mg/100g,铁3.2mg/100g,锌1.86 mg/100g,铜0.69mg/100g,镁65mg/100g;还含有胡萝卜素、核黄素、抗坏血酸等营养物质。这些成分对人体均有益处,尤其适合婴幼儿、青少年、孕妇及中老年人群食用。 除了富含营养物质外,栗子中还含有多种具有药物价值的化学成分,主要包括黄酮类化合物如木脂素、山奈酚等,氨基酸如天冬氨酸、苏氨酸等,微量元素锰、铬、钒等。目前对栗子药用价值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抗氧化、降血糖、血脂、免疫调节等方面。
1、抗氧化作用 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内的氧气水平会逐渐下降,而氧自由基也会越来越多,从而加速机体衰老进程。而研究表明,吃栗子可以有效降低体内氧自由基水平,起到延缓衰老的作用。这主要得益于栗子中含有的活性成分如多酚类物质、儿茶素类等,能够抑制脂质过氧化反应,清除自由基,保护细胞免受损害。
2、保护心血管系统作用 高血压、冠心病、动脉硬化等疾病与高脂血症密切相关,而高脂血症又会增加脑梗死的风险。有研究指出,服用胆固醇升高剂(模拟高脂血症环境)的小鼠,连续7d喂食栗子提取物后,其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的含量显著降低,而HDL-C则有所上升,说明栗子有很好的防治高脂血症的作用,进而可能减少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3、降糖、降血脂的作用 糖尿病是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与其相关的并发症对患者的正常生活和工作造成威胁。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糖尿病的患病率也越来越高。研究发现,在正常人饮食基础上每日添加40g鲜栗子,连续食用7 d,可以显著降低血糖浓度,而对胰岛素水平无影响,对糖尿病患者有辅助治疗的作用。 这主要是因为栗子中含有大量的多糖类化合物,此类物质可以被人体吸收利用,转化为能量,不会导致热量超标,还会产生饱腹感,有助于控制食欲,达到减肥的功效。
多糖类物质还具有调节血脂、维持糖代谢平衡的作用,对于治疗糖尿病及其相关并发症很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