辣疙瘩怎么腌好吃?
我小时候在山东省东平县过了一年多农闲的日子,那里是鲁西大平原的末梢,接邻河南、淮北。 农村生活艰苦而单调。一年之中能够吃到肉的时间很少。记得最清楚的是冬天,妈妈每隔两个月左右到集镇上买一次猪肉,我们几个孩子眼巴巴地看着妈妈将肉切成一片片,然后用植物油把肉片放到锅里炒熟(不放盐),做出一碗碗香喷喷的肉丝,让我们吃得津津有味! 除了吃炒菜,能吃到一种用豆腐和辣椒做的咸菜,也是我们难得的美味,至今令我念念不忘。那是一种像豆腐乳一样的食品,浅黄色,表面有一层红色的辣椒油,吃起来咸淡适宜,香气扑鼻,嚼起来细而不腻,软酥酥的,带有韧劲儿。
妈妈告诉我,这种咸菜叫作“辣疙瘩”,是用面粉和新鲜的辣椒做成的零食,很耐嚼,可以当零嘴儿吃。 那个时候,我觉得世界上最好吃的菜就是母亲做的辣椒疙瘩了。
但是,我后来走出乡村,来到大城市求学、工作,所接触到的饮食习惯逐渐发生了变化。我喜欢上了火锅、干锅、麻辣烫,以及各种川菜、粤菜。 但是,让我胃口大开、解馋的食物,还是那种价格低廉、随处可见的小咸菜——萝卜干、芹菜梗、香菜头、各种豆鼓酱咸菜等等。这些看起来不起眼的咸菜,便宜得很,几元钱就能买到一大包,就着白粥,对我这个来自穷苦乡村的人来说,是最亲切的美食了。 直到有一次,我和同学一起去北京后海品尝地道的京菜馆子。
这家菜馆子不大,但是气氛很好,据说老板曾是某京剧团的厨师,擅长做菜馆子。我们点了酱焖缸炉烧饼、爆肚、焦圈、杂面饽饽,还有一道菜是我从未见识过的美味--醋熘白菜条。
我平生第一次见到这么好看的菜:清清亮亮的醋汁里,浸透着白白嫩嫩的白菜帮儿,点缀着红褐色的干辣椒末;咬一口,酸酸辣辣的味道充溢唇齿之间,本来无味甚至带点涩口的白菜帮儿,竟变得如此新鲜脆嫩爽口。
离开北京的时候,我发现行李包里多了样东西,是新买的瓶子,装着妈妈寄来的辣椒疙瘩。我迫不及待地打开盖子,扑鼻而来的是熟悉的香味---香辣混合着油脂的香气,令人食欲大开。 我用筷子夹起一块,放到嘴里……嗯,还是熟悉的味道,久违了的乡味。 原来,无论我们在外头的饮食上多么花样翻新,酸甜苦辣,我们的味蕾总是记忆着我们与家乡千丝万缕的联系。